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后勤人与后勤故事】我与档案
  发布时间:2019-06-26

  (档案室  叶建)  69载风雨兼程的伟大祖国母亲即将迎来70华诞!也是人民海军、空军建军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澳门回归20周年。69年来在党的带领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国家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踏上了大国崛起的复兴之路,一代代中国人用青春和汗水铸就了一个光彩熠熠的中国。今年6月9日,我们又迎来了“国际档案日”的71周年。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的档案事业面临着焕然一新的改变,档案学在历史的炮火之下,重新生根发芽。

      时光飞速地流逝,记忆中的芜湖,现如今的步行街和发展中的安师大。学子们还记得安师大赭山校区东大门内的景色?知道那时灰色古朴的中文系建筑楼在哪里?那风雅楼校内招待所建造时轰隆隆混凝土搅拌的声音仿佛还在昨天……,许多年后,或许和芜湖工人文化宫、中山路改造一样,都封存在人的记忆中,一切记录在档案里。

      档案就是这样—承载历史、记录发展、见证改革。

      可能很多人都觉得,档案不就是一堆堆陈旧的废纸,落满厚厚的灰尘,也许几年都没人翻动一下。起初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想着一定十分的枯燥。我是档案队伍中的新兵,从事后勤档案不久,和同事边学习边摸索,经过快一年后勤档案的接触,我从了解我校校史和学校发展历程,从而更加懂得后勤档案的重要性。

       后勤档案是全校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反映后勤工作真实记载和后勤发展的“小百科全书”,对后勤事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管理好后勤档案,我想大家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要进一步了解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利用等环节,熟悉档案分类、编目、排架等方法和相关的检索利用方法。参加学校档案业务培训让我们这些档案工作“新兵”对后勤档案的范围、档案移交的要求以及档案标准化建设等内容有了了解,档案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在规范现有档案材料的同时,也在一步步清理档案工作的旧账,对往年散落在各个科室中心的各类档案进行追收,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在收集工程项目、校园绿化档案过程中,我们翻阅着每一份档案,我想这些档案资料在今后学校和后勤建设发展过程中会起着重要的作用,带着使命和对档案工作热爱,渐渐地小小档案室在团队的努力下悄悄地发生了变化。

      在移交档案馆图片及视频的资料中,美丽的校园档案让档案馆的工作人员眼前一亮,校园的梅花林、津南的草坪、夏沁园的玉兰花,每个后勤人是美丽校园的建设者,通过双手,后勤人向师生们传递着爱和美,经历了繁华似锦的3月4月,5月的师大将在后勤人的手中越发的绿意盎然,想到这些,大家由衷的感到每一份档案都是如此的鲜活。

      从1928年创建于安庆市的省立安徽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12月成建制迁至芜湖,再到1972年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以来, 91年来,安徽师范大学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以培育健全人格的青年为目标,以向外界输送栋梁为重点。学生的个人档案、图书馆的书籍档案、科研档案、后勤基建档案等等,各类档案在档案工作者手中被安排地井井有条、井然有序。在与档案的接触中,感谢学校档案馆工作者秉承着求真、务实的理念,致力于制定系统化的档案链条,将师大91年的发展历程全面、细致地展现给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从纸质档案到声像档案,档案载体得到长足的进步与跨越。

      档案伴随了祖国和学校的发展,也充实了我们的生活记忆,保护它是我们所有人的义务。档案就是资源,价值胜过金钱,档案工作平凡但决不平庸。作为一名档案工作者,我们将不断地增强档案意识,用双手再现后勤的发展和校园四季的美!  (此文获得学校档案馆组织的“安徽师范大学档案故事——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征文三等奖。特别感谢张正重、徐延年、郑慧敏给予指导和提供素材)